为什么不是所有 CPU 都默认为“超频”?

为什么不是所有 CPU 都默认为“超频”?

可能重复:
为什么现代 CPU 会“降频”?

前段时间,我在寻找台式机时,看到很多技术人员讨论如何将 2.67GHz 处理器“超频”至 4GHz。如果 CPU 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那为什么出厂时不是这样的呢?

答案1

首先,并非所有 CPU 都能够超频。许多 CPU 的乘数是固定的或有范围限制的。这是行业所期望的,硬件供应商乐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具有更多自由度的 CPU 和外围硬件。真正的“超频者”似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要它能让他们能够将出厂默认值翻倍……

其次,这是冷却和效率问题。能耗和频率并不是线性增长的,实际性能也是如此(尤其是考虑到,随着 CPU 速度的加快,其他系统组件很快就会成为瓶颈...)。

对于超频 CPU,即使在同一制造系列中,耐用性和使用寿命也存在很大差异。它们的销售频率是已知该系列所有单元都能稳定工作的频率,无论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系列中的一款 CPU 可能会在超频后很快失效,而另一款可能在高达 4+ Ghz 的频率下稳定工作。

答案2

CPU Binning 与此相关: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duct_binning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不精确的过程,有些估计成品率低至 30%。然而,制造中的缺陷并不总是致命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牺牲性能特征来挽救部件,例如降低其时钟频率或禁用有缺陷的非关键部件。与其简单地丢弃这些产品,不如相应地降低其性能水平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以满足低端细分市场的需求。

这种做法在整个半导体行业都有发生,包括中央处理器、计算机内存和图形处理器。

答案3

除了发布的公差和 MTBF 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请忍耐一下,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硬件了。)

英特尔建造一个生产特定芯片的工厂的成本是一个非常大的固定成本。建造工厂后,他们生产单个处理器的成本非常非常小。

为一系列芯片制造相同的裸片,然后将芯片锁定在不同的倍数上,以实现产品差异化和定价,这具有经济优势。这样,所有芯片都来自同一家工厂。而不是为每种单一速度的芯片设立一个独特的工厂。如果您想购买低端芯片,英特尔为您购买的经济方式通常是向您出售设置为以较低频率运行的中端芯片。

在其他市场你也会看到这种情况,制造过程需要很高的初始固定成本和很低的边际成本。例如,每个主要品牌的铝制自行车实际上都是在同一家工厂由相同的机器人制造的。

答案4

它是建议速度和可能速度之间的差异。

制造商无法制造出能够达到处理器设计时所设定的最大速度的处理器;处理器的性能虽然高于这个数字,但是你只有超越这个数字,才知道处理器的上限是多少。

更不用说可能产生的额外热量是系统无法处理的,因此超频过度时需要额外的冷却系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