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
在印刷术中,行距(/ˈlɛdɪŋ/)指的是连续行之间的基线距离。
按照这个定义,它和行高不是同一个东西吗?
但在接下来的例子在同一个维基百科页面中,似乎 leading 是额外空间行间距,而不是行高。否则,“无行距”应该意味着“无行高”,这显然是错误的。50%/100% 行距似乎意味着增加 50%/100% 自然行高的额外行间距。
维基百科并不是唯一一个包含矛盾内容的来源。另一个网站在“font leading”的第一个搜索结果页也给出了矛盾的图形演示。
如果你是一名 iOS 开发者,你可能知道字体有一个属性叫做领导返回行高. 事实上,该属性现已弃用并被新的属性调用取代行高进一步表明这有多么令人困惑领导事情是这样的。
我倾向于认为行距是行间添加的额外空间。以下两个参考资料支持这种理解:
-
行距(发音:ledding)文本行之间为使文档清晰易读而增加的间距量。该术语最初是指打印机用来物理增加金属字行之间的间距的细铅垫片。大多数应用程序会根据字体的磅值自动应用标准行距。行距越近,页面上的文本就越多,但可读性越差。行距越松,文本就会展开以填满整个页面,使文档更易于阅读。行距也可以为负数,在这种情况下,文本行距太近以至于重叠或接触。
-
kCTParagraphStyleSpecifierLineSpacing 段落内行与行之间添加的间距(通常称为前导),单位为点。此值始终为非负值。类型:CGFloat。默认值:0.0。应用程序:CTFramesetter。
也许 leading 确实具有误导性。我希望有人能明确地告诉我 leading 到底是什么。但也许 leading 只是一个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印刷术语,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甚至弃用,而使用更清晰、更兼容的概念,例如 ascent、descent、line gap 和 line height(line height = ascent + descent + line gap)。
答案1
理解行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一张纸,画两条线,在这两条线上写一些文字,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行距。
排版时,文本布局的唯一“恒定”参数是基线。下划线、变音符和下标可以延伸到此线以下。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所有内容都与基线有关,而不是与字母的边界框有关。
欲了解一篇好文章和“woos”的主要定义,请参阅http://www.creativepro.com/article/just-say-no-automatic-leading当然,Knuth 将其称为“baselineskip”也并没有提供太多帮助。
答案2
我认为维基百科页面上的评论说明了一切:“这个词来自放置在固定行之间的铅条”。这意味着字母之间放置的额外行高。如果您有 10 pt 字体,则基线相距 10 pt,但如果有额外的行距(例如 2pt),则基线相距 12 pt。这表示为 10pt/12pt 字体大小。
答案3
真的很好奇。布林赫斯特说(印刷风格的要素,v3.2,第 36-37 页)(重点是我的):
5.2.2.1¶4 ... 这个单位是领导,即从一条基线到下一条基线的距离。......
¶5 添加 2 点带领(行间空格),字体设置为 11/13
因此,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行距)=(字体高度+深度)+(行距),他避免使用模糊的“行高”,因为“行高”几乎可以表示任何意思。但是,唉!他自己也犯了错误:
¶7 这是负面的一个例子领导
为了保持一致性,我认为他应该写
¶7 这是负面的一个例子带领
如果巨人都会困惑,那么,我们这些凡人还有希望吗?
答案4
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相互冲突的术语:领导和测量行距。在前一种情况下,它指的是放置在铅字行之间的实际铅条,其高度会影响前一行的下行部分到下一行的上行部分的垂直距离。
另一方面,行距测量是指受行距增加量影响的基线之间的距离。正如 Patrick 的回答所述,行距为 2pt 的 10pt 类型具有 12pt 的行距测量值。
随着数字排版的出现,行距测量值开始被称为行高(例如 CSSline-height
属性),这是一个更直观的术语,因为不排版软件以铅量来建模计算。
但仔细想想,也许确实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