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意识到在开放互联网上需要使用 IPv6,因为我们的地址已经用完了,但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需要在内部网络上使用它。我从未使用过 IPv6,所以我也想知道:现代防火墙不会在内部 IPv4 地址和外部 IPv6 地址之间进行 NAT 吗?
我只是想知道,既然我看到这里有这么多人在为 IPv6 问题而苦苦挣扎,为什么要费心呢?
答案1
IPv6 没有 NAT(反正您认为是 NAT)。NAT 是解决 IPv4 地址不足的临时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在需要 NAT 之前就已解决,但历史是 20/20)。它只会增加复杂性,除了在 IPv6 中造成麻烦外(我们拥有如此多的 IPv6 地址,我们毫不掩饰地浪费它们),不会产生任何作用。NAT66 确实存在,旨在减少每个主机使用的 IPv6 地址数量(IPv6 主机拥有多个地址是正常的,IPv6 在很多方面与 IPv4 有所不同,这是其中之一)。
互联网本应是端到端可路由的,这也是 IPv4 被发明和被接受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上的所有地址都应该是可访问的。NAT 破坏了两者。防火墙通过破坏可访问性来增加安全层,但通常是以牺牲可路由性为代价的。
您将希望在网络中使用 IPv6,因为无法使用 IPv4 地址指定 IPv6 端点。相反的方法确实可行,这使得使用 DNS64 和 NAT64 的仅 IPv6 网络仍可访问 IPv4 互联网。实际上,今天可以完全放弃 IPv4,尽管设置起来有点麻烦。可以从 IPv4 内部地址代理到 IPv6 服务器。添加和配置代理服务器会增加网络的配置、硬件和维护成本;通常比简单地启用 IPv6 要多得多。
NAT 也会导致自身的问题。路由器必须能够协调通过它的每个连接,跟踪端点、端口、超时等。通常,所有这些流量都通过该单点传输。虽然可以构建冗余 NAT 路由器,但该技术非常复杂,而且通常成本高昂。冗余简单路由器既简单又便宜(相对而言)。此外,要重新建立一些可路由性,必须在 NAT 系统上建立转发和转换规则。这仍然会破坏嵌入 IP 地址的协议,例如 SIP。UPNP、STUN 和其他协议也是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的 - 更复杂、更维护、更多可能会出错。
答案2
内部(rfc1918)ipv4 地址用完也可能是转向 ipv6 的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康卡斯特在 Nanog37 中解释为什么他们要使用 IPv6 作为管理地址。
20 Million video customer
x 2.5 STB/customer
x 2 ip addresses/STB
--------------------
= 100 Millions IP addresses
和这仅适用于视频,而不是数据/调制解调器。
他们在 2005 年就用尽了 RFC1918 池。然后他们使用公共地址池(因为 nat 不是管理选项),并且使用 ipv6 来解决他们的需求。
答案3
有几个原因:
IPv6 不支持广播。它被多播取代。广播使一个节点能够将流量发送到子网上的所有节点。广播域的管理是保持大型 IPv4 网络快速平稳运行的主要问题。多播要求想要接收“广播”样式的节点实际上“注册”它,这样网络就不会被击中所有主机的流量淹没。
IPv6 原生支持 IPsec 样式加密。
IPv6 支持自动配置。路由器后面的主机可以自行配置,而无需 DHCP,但您仍需要 DHCP 服务器来提供 DHCP 选项,例如 DNS 服务器、TFTP 服务器等。
答案4
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时,我只能想到不使用 IPv6 的理由。
- 我们甚至没有 IPv6 公网地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内部运行它呢?
- 我们必须更换我非常喜欢的防火墙,因为它目前还不支持 IPv6
- 我们没有办法分配 IPv6 地址,更不用说控制了
- 只有一半的 PC 支持 IPv6
- 我们的制造工厂均不支持 IPv6
- 我们的交换机不支持 IPv6
- 我从未见过支持 IPv6 的打印机
- IPv6 在命令行中使用起来要困难得多——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 我需要全面了解 IPv6——当我不感兴趣时,这很难做到
- ...还有一大堆我现在想不起来的原因
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进行这样的改变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却没有任何好处。
坦率地说,我喜欢 NAT 以及处理本地地址所带来的好处。如果它真的成为必要的(而不是作为极客想要做的事)为了在互联网上与 IPv6 进行交互,我们将在网关处进行交互。
我并不指望当前的 IPv6 热潮会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至少在国内)的必需品,至少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内不会。由于我预计到那时我就会退休,因此我个人没有太多动力在 IPv6 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编辑:
我收到了反对票,但没有一个合乎逻辑和理性的反对意见。这让我觉得这只是一群盲目跟风的极客,他们想不加思索地追随潮流。对网络进行如此彻底的改变肯定有原因,而我却没有。此外,我强烈怀疑只有极少数 SF 用户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