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电源在其电源额定值中宣传 99% 的有源或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我认为这听起来应该很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出于某种原因它确实是 99%,但我在维基百科或其他地方找到的少量信息与电力公司在您的线路上看到的信息有关,而不是普通消费者关心的任何信息。此外,一些制造商宣传“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案,而不是“无源”方案——当我们谈论 PC 组件时,“有源”一词通常意味着“更好”(参见:有源矩阵 LCD、有源降噪等),但我能找到的少量信息表明两者没有区别。
这都是营销噱头吗?我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电源中的功率因数校正值/类型?
答案1
功率因数校正意味着您的输电线中的功率损耗更少,也就是您支付的电费更少。当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 1 时,部分功率会流向设备,然后通过输电线返回。虽然您的电表只计算您使用的功率,但线路中的电阻意味着部分功率会以热量的形式在两个方向上损失。功率因数接近 1 也有助于您的电线保持较低的温度。
作为维基百科关于功率因数的文章解释道:“在电力系统中,在传输相同有用功率的情况下,功率因数低的负载比功率因数高的负载吸收更多的电流。电流越大,配电系统中的能量损失就越大,并且需要更大的电线和其他设备。”
答案2
对于个人消费者和个人住宅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在一个大办公室里放上一千多个箱子,那就麻烦了。
“功率因数”与电压和电流不同步上升和下降的情况有关,而是一个波形“领先”或“滞后”另一个波形。
对于大电感负载(例如电动机),电流“滞后”电压,而对于大电容负载(计算机和某些工业过程),电流“超前”电压。从电力传输的角度来看,或者有时从实际电气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好的。
“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但如果电压和电流不同相,则需要更多的电流才能传输相同的功率。这会增加通过输电线和大型工厂或建筑物的主要电力电缆的电流,造成过多的传输损耗,并可能导致电线过热。而计算机电源又会带来一个额外的问题,因为它们的电流消耗是“非线性的”,并且包含“第三谐波”分量,这会增加工厂和大型建筑物中使用的三相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电流”。(三相系统中的高中性电流是不好的。)
所以这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你的雇主来说可能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