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中继器 vs 路由器作为中继器

实际中继器 vs 路由器作为中继器

我正在考虑为我的房间买一个范围扩展器。现在,我知道你可以买中继器——它只起到这个作用。我知道我也可以买一个路由器,然后把它设置为中继器模式。但我在网上找不到每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尤其是性能方面。以下是我所知道的:
路由器作为扩展器:

  • 以后也可以作为 ISP A 的独立无线设备使用
  • 便宜一点
  • 性能降低:未知

中继器作为扩展器:

  • 以后不能独立使用
  • 有点贵
  • 不确定:将我可以从路由器获得的内部带宽减半(如果主路由器高达 300mpbs,则中继器最多能给我 150)

现在,假设价格差异不大,我真的看不出中继器有什么优势。有人能给出一个表现信号强度\范围的优势有利于中继器吗?

答案1

为了便于比较,我将使用 (Qualcom) Atheros AR9485 (Poseidon) 芯片组作为示例。我们将忽略成本差异,而关注性能特征。

这个答案假设:

  • 两个都路由器中继器物理无线电(AR9485)
  • 两个都路由器中继器拥有完全相同的 Dbi 天线
  • 两个都路由器中继器传输相同的 Dbm 功率水平
  • 两个设备都有完全相同的 TX/RX 天线链 (1x1:1)
  • 两个设备均设置为中继器或 WDS 模式。(无有线上行链路

一个广播问题

具有一个无线电的中继器,以及处于中继器模式或 WDS 模式的路由器。两个设备必须各自将总空中时间除以 50%(50% 客户端到原始 AP,50% 作为 AP 到客户端)最终结果通常小于原始带宽的 50%。在此模式下运行的设备还会加剧同信道干扰问题。

Dbi 和 Dbm

这可以转化为客户端和原始路由器接收中继器/路由器传输信号的能力(Dbm = TX 功率),以及中继器/路由器听到客户端和原始路由器传输的能力(Dbi = 相对 RX 功率)。如果两者都在相同的环境中,应该有信号范围的差异。

天线链

对于无线 N 设备来说,这与性能直接相关,因为无线 N 使用 MIMO(多输入多输出),它利用环境结构并利用多径信号反射来真正改善无线电传输性能,而在以前的 802.11 规范中,这会对吞吐量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两者都具有 1x1:1 天线链,在相同环境中性能绝对不会有差异。

中继器和 WDS 模式

无线 (802.11-B/A/G/N) 是半双工的,在基本情况下(1x1:1;所有站点距离足够近,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音),一次只能有一个节点传输数据。[CSMA/CA] 协议用于强制执行此限制,同一信道上的每个设备从技术上讲都“处于同一冲突域中”。此协议很容易受到“隐藏节点问题”的影响,而 WiFi 中继器绝对会出现这种问题。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单次突发传输的数据很快,但任何传输切换都会非常缓慢,并会出现冲突、暂停等。


还有希望!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您有以下几个选择:

  • 带有有线上行链路的路由器/AP。仍为一个无线电,但在另一个信道(CSMA/CA 冲突域)上,可设置为在主路由器/AP 和桥接路由器/AP 之间实现无缝客户端漫游。
  • 具有多个物理无线电芯片组的无线路由器。(2x 2.4ghz 和 1 x 5.8ghz 或反之亦然)您需要一个支持第三方固件、DD-wrt、Openwrt、Asus-wrt ​​等的路由器。这将允许您将一个无线电置于连接到主路由器的客户端模式,将第二个无线电置于非冲突信道上的接入点模式。任何一种选择都可以完全克服 50% 的带宽损失。如果您决定采用无线回程路线,请务必对您计划购买的实际设备进行一些研究。

我建议至少配备 256MB 内存和 1 GHz 左右双核处理器的设备。如今,市场上的许多设备都配有用于板载无线电芯片组的 LNA(低噪声放大器)。(这显著提高了范围性能,因为它改变了接收和发送的信号强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华硕RT-AC320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