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下问题“\bar 和 \overline 命令“这只是关于两者的长度,我想知道何时使用以及从语义的角度\bar
何时使用。\overline
我一直使用\bar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只需要输入单个字母的平均值。但现在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我需要一个更宽的“栏”。
然后我就尝试
\documentclass{article}
\begin{document}
\[ \bar{a} \overline{a} \]
\[ \bar{abc} \overline{abc} \]
\end{document}
可以看出,它们的位置也不同(\overline
较低),厚度也不同(\overline
较厚)。
因此,这里的问题是:
从语义上来说,它代表什么\bar
?什么时候选择它\overline
,反之亦然?
答案1
语义上,请勿使用。请使用\conj
、 或\mean
或\variant
或任何上划线意味着意思是。然后在你的序言中,这样做:
\newcommand*\conj[1]{\bar{#1}}
\newcommand*\mean[1]{\bar{#1}}
然后:
- 您的文件来源变得可读:您可以立即确定其含义。
- 您的文档变得更加灵活:如果您决定用星号来表示复杂的共轭,那么您可以简单地重新定义
\conj
而不必担心改变什么\mean
。 - 您可以随心所欲地从 更改为
\bar
,\overline
而不必现在做出那个关键的决定。
答案2
\bar{a}
可以表示“另一件事”,例如您使用a'
或\tilde{a}
或\diamondclub
。您永远不会使用\overline
。
但是,如果您表示的是复杂共轭、逆运算、集合闭包等运算,则可以使用任何您想要的运算。您发现(对某些人来说)对于此目的来说似乎“太微妙”,您可以使用另一个问题中提出的合理解决方案。这与以下事实相符:在这种情况下,诸如、、\bar{a}
之类的东西也具有其含义。\overline{x+y}
\overline{2U+V}
\overline{a_1, a_2 \cdots, a_n}
答案3
\overline
我确实观察到了和之间的区别\bar
:在一个环境中有 3 行公式\align
,使用上划线与 3 次方结合,如下所示:
\overline{b}^3
导致第三个方程需要更多的垂直空间,并且第三个方程向下移动了一点,这看起来相当令人不安。使用
\bar{b}^3
解决了问题,所以现在三个方程都有相同的垂直距离。
下面的代码生成了一小张 pdf,说明了 bar 和 overline 之间的一些区别:
\documentclass{standalone}
\usepackage{amsmath}
\begin{document}
$\begin{array}{r}
a+b+c\\
a+b^3+c\\
a+\overline{b}+c\\
a+\overline{b}^3+c\\
a+\bar{b}+c\\
a+\bar{b}^3+c\\
a+\overline{b^3}+c\\
a+\bar{b^3}+c\\
a+b+c
\end{array}$
\end{document}
注意方程的不同距离以及\bar
和\overline
命令与功率命令的不同换向行为。
最后,我建议始终使用\bar
单个数字作为例子。对于多个数字的复数共轭\overline
当然是合适的选择。
答案4
接受的答案很棒。我遇到的主要实际考虑是当我想将一个条形图放在多个符号上或将宽条形图放在两个不连在一起的不同相邻符号上时。
当您需要在多个符号上放置单个横线时,\bar
不起作用,而您需要\overline
。Unicode 引入了第三个横线上方的重音符号,在大多数数学字体中,它的宽度介于两者之间。这在 中unicode-math
可用\overbar
。
如果我想要一个不会遇到连续符号的宽条,我可以成功:
\documentclass[varwidth]{standalone}
\usepackage{unicode-math}
\newcommand\widebar[1]{\mathop{\overline{#1}}}
\begin{document}
\( \widebar{\mathbb{A}} \widebar{\mathbb{B}} \widebar{\mathbb{AB}} \)
\end{document}
如果这会弄乱上标和下标,使它们出现在上方和下方,请更改为\mathop{\overline{#1}}\nolimits
。
unicode-math
顺便说一句,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