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尝试更好地弄清楚 Arch Linux 软件包存储库镜像的结构。有几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文件夹,例如community、core、extra、multilib、iso、kde-unstable、gnome-unstable 等。
但还有其他一些稍微令人困惑的地方,例如池、项目等。
例如,这是镜子的结构http://mirror.gnomus.de/
../
community/
community-staging/
community-testing/
core/
extra/
gnome-unstable/
iso/
kde-unstable/
multilib/
multilib-staging/
multilib-testing/
pool/
project/
staging/
testing/
lastsync
lastupdate
是否有我在这里缺少的 Linux 镜像传统,或者这种结构是 Arch 独有的?另外,不太明显的文件夹是什么意思?据我所知,池文件夹似乎包含所有包,而其余的则对它们进行分类,但我不确定这是否正确。
答案1
我从未维护过 Arch Linux 镜像,因此以下只是我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镜像结构(必填项):
水池/-- 这是所有包实际驻留的地方,并且所有其他存储库都包含它们的符号链接。因此,维护人员可以在存储库之间移动包,并且仅删除一个符号链接并添加另一个符号链接。
核心/、额外/、社区/、multilib/——稳定的存储库。
测试/、社区测试/、multilib-测试/——测试存储库。
分期/、社区分期/、多库分期/-- 暂存存储库,仅供开发人员使用。当他们推动大型重建(例如 python 2->3 转换或其他)时,他们会在这里重建它,然后推动测试(这样他们就不会将损坏传播到测试中)。
异/-- ISO 映像。
上次同步、上次更新-- 镜像同步时间戳。
它们还可能包含其他元素,例如:
项目/-- ftp 同步日志。可以在 2 级和 3 级镜子上找到。
来源/-- 压缩包。
其他/-- 一些与 Arch 相关的东西。项目源、补丁、archlinux-keyring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