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和比特率有什么区别?

带宽和比特率有什么区别?

我见过两种带宽定义:“对于传输介质而言,它可以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和“网络中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因此,它们分别以赫兹和比特/秒为单位进行测量。有人能从计算机网络的角度解释一下带宽的定义吗?

另外,如果是频率范围,那么这与通过电线传输有什么关系?当然,一次只能有一个信号穿过电线,所以不会一直使用最大频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带宽对无线通信有好处,因为不同的频率可以区分不同的通信。

答案1

数据可同时使用多种频率,因此比特/秒定义对于数字用途更有用,而对于模拟用途,第一个定义更好。

答案2

这些术语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最适合计算机的领域——通信中,它们都与数据流的速度有关,不同之处在于:

  • 带宽通常是指两个节点之间可能的总流量,例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所有统一连接之间的流量,以及
  • 比特率通常指源和接收器之间的一个特定连接的速度,例如一个互联网连接或读取音频文件时的速度。

比特率永远不能超过带宽,但带宽可以大于一个连接的比特率。

例如,您的互联网连接可以具有最大带宽,并且您可能有多个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进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比特率。

答案3

因此,这在两个结构上起作用,但都涉及电磁波谱。

就数据速率而言的数字带宽。这通常用于描述数字数据的最大理论吞吐量或允许的最大值。理论上,您是在理想情况下看到的,没有数据丢失。但现实世界可能有所不同。允许的最大值更像是您通过 ISP 购买互联网接入,您家的连接可能支持 1Gbps,但您只需支付 200Mbps。这始终以每秒数据大小来衡量。

对于传输介质的带宽,最常见的是无线电频率,如 wifi。但是,也可以用于铜线和光纤连接。这是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在单一介质上同时使用多个频率通常称为多路复用。因此,如果我有 20-30 赫兹(ghz、mhz、khz 等)的范围,我可以从技术上在收发器可能产生的每个频率范围内发送一个比特,接收器可以在 20 到 30 内读取。因此,如果两者都能够在该范围内创建 100 个频率细分,则可以每周期发送 100 个比特。发送的频率将表示每秒发生的周期数。对于物理介质上的经典多路复用功能,您通常会看到一个选项来选择带宽或自动协商选项,这是一个接口比另一个接口慢,并允许更高级的接口降低其传输速度,这样比特就不会消失在虚空中,因为另一个接口无法识别其发送的频率。

相关内容